自治區生態環境廳認真貫徹落實自治區黨委決策部署,按照“政治清明、政府清廉、干部清正、社會清朗”的要求,把清廉環保建設作為清廉廣西、清廉機關建設的具體舉措,作為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有力抓手,明確建設清廉班子、清廉機關、清廉隊伍、清廉服務等4個“清廉”16條具體措施,扎實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從“關鍵少數”向廣大黨員干部職工拓展、從領導機關向基層組織延伸,著力營造生態環境系統風清氣正良好政治生態。
全區生態環境系統廉政工作會議暨清廉環保建設動員部署視頻會議現場1
建設清廉班子。聚焦關鍵少數,明確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監督25項具體措施,切實加強“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監督;堅持民主集中制,嚴格執行“三重一大”集體決策制度,進一步規范各級領導班子決策行為,增強班子凝聚力戰斗力執行力;堅持廉潔從政,落實領導干部插手干預重大事項記錄及報告制度,不斷規范制約班子權力運行;主動接受巡視(巡察)監督、自覺接受派駐監督、廣泛接受群眾監督,充分發揮班子帶頭表率作用。做到政治素質高、民主氛圍濃、團結協作好、用人導向正、規矩意識強、權力運行規范透明。
建設清廉機關。始終牢記生態環境部門是政治機關,政治是第一屬性,講政治是第一要求,加強機關政治建設。布置開展“五基三化”攻堅年行動,鞏固拓展“黨旗紅引領生態綠、生態綠托起黨旗紅”品牌,全面提升黨建工作質量;實施科學精準防控,有效防范崗位廉政風險;密切聯系群眾,常態化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明確辦好民生10件實事,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著力培育廉潔文化,培育積極健康的黨內政治文化,加強革命傳統教育,重視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等,涵養風清氣正政治生態。做到黨內政治生態好、黨建創新意識強、監督制約機制完善、清廉文化深入人心,增強人民群眾對優美生態環境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建設清廉隊伍。打造清廉環境監測隊伍,嚴格規范監測制度、行為和管理,深化監測數據分析,用“真、準、全”的監測數據為環境管理工作提供依據;打造清廉環境執法隊伍,一如繼往的服務企業,按照正面清單,規范執法行為,創新執法方式,積極推行柔性執法、理性執法,杜絕選擇性執法、過度執法,讓執法既有力度又有溫度;打造清廉環評管理隊伍,發揮環評審批優布局、控規模、調結構、促轉型作用,推進環評“陽光審批”,切實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打造清廉環境科技隊伍,嚴查存在問題、嚴建內控制度、嚴管重點業務、嚴明獎懲機制,營造誠實守信的科技創新環境。做到環境執法嚴格規范公正文明、環境監測數據全面準確客觀真實、環評審批依法依規優質高效、科技服務積極主動精準有效。
建設清廉服務。構建親清政商關系,深入推動生態環保服務高質量發展5個方面20條措施落實,加大政商溝通力度,嚴守政商交往底線,暢通群眾投訴渠道,服務高質量發展;加強窗口管理,開展文明窗口創建,熱心服務辦事群眾,推進窗口服務高質高效;糾“四風”樹新風,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堅持糾樹并舉、風腐同治,整治文山會海,持續為基層減負;加強警示教育,以身邊典型違紀違法案例為重點,以案說紀、以案說法、以案說德、以案說責,洗禮思想,筑牢拒腐防變思想防線,保持警鐘長鳴。做到干部作風實、群眾反響好、政商關系清、營商環境優、服務能力強、窗口服務滿意度高。
全區生態環境系統廉政工作會議暨清廉環保建設動員部署視頻會議現場2